乡村振兴还需下好人才“先手棋”
鲁网12月27日讯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是战略资源,只有牢牢抓住人才这个“战略资源”,才能赢得先机、赢得主动、赢得优势,十九大精神再一次强调人才强国战略,营造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同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是关键,想方设法培育人才,打造一支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这就需要我们下好乡村人才振兴“先手棋”。
下好人才“先手棋”要突出需求导向,制定靶向培训计划。实现乡村人才振兴要重视培育本土人才,本土人才多是乡村本地人,他们对基层实际更熟悉,对“三农”的情怀更深厚,更能安心扎根乡村,也愿意服务家乡。因此,要根据“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因地制宜制定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计划,明确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目标措施、工作职责、实施步骤,确保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有计划、有措施、有部署、能落实。
下好人才“先手棋”要探索多元模式,打造立体培训体系。没有人才助推经济方式转变只会是裹足不前,没有人才引领,经济方式转变只会是事倍功半,抓好人才多元培育工作,人才事业才会兴旺起来。因此,要立足本土,创新培训组织形式,利用农民夜校、微党校、互联网等探索午间课堂、田间课堂、网络教室等多元化培训方式,同时邀请“土专家”“田秀才”等现身说法、以农教农,培养新一代“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牧民
下好人才“先手棋”要完善激励措施,搭好人才成长平台。从发展论的角度来讲,只有充分为人才提供足够施展才能的空间,才能最大化激发人才的灵感和创造力,而恰当适度的激励机制可以在最大限度上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社会发展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因此,对返乡创业者创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村电商等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可以给予适当奖补政策激励,提升人才干事创业内生动力。
新时代,下好人才“先手棋”,为全面建成小康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