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好乡村振兴的“高地”
鲁网12月27日讯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打造发展高地,应突出“农”“科”“高”等关键,坚持创新驱动、深化体制改革、突出问题导向、推动融合发展,着力将其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农业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和产业高地,更好发挥其带动我国农业创新力和竞争力整体提升的示范引领功能。
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多渠道汇聚科教资源,把出成果和用成果统一起来,把创新农业高新技术、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统一起来,加快把科技成果集成、转化为现实的农业生产力。
实施产业特色化差异化布局,推动农高区持续发展。坚持问题导向,以国家战略为指引,主动适应农业供需形势变化,针对制约区域发展的关键短板,在“一区一主题”上下功夫,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产业集群”发展路径,壮大特色鲜明的优势产业。
走好融合创新、融合发展路线,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引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坚持城乡融合,培育新型“科技+产业+生活”社区;坚持生产生活生态融合,打造绿色发展和循环农业的示范;坚持信息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融合,发展智慧农业和智慧园区。
加大科技体制综合改革力度,推进政产学研用创等紧密结合,着力构建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与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鼓励不同区域不同园区加强协同创新,打造农业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培育壮大各类创新主体和经营主体,发挥好科技特派员和新型职业农民作用,深度激发涉农科技“双创”活力,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更好衔接;紧密结合“一带一路”等重大部署,提升农高区国际化水平。
实现科技创新和农业产业“双向”互动、科技创新和科技创业“双创”一体、科技转移和成果转化“双转”齐抓、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国家农高区的“尖点”引领作用一定能得到更为充分地发挥。(甘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