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人才“瓶颈” 助力乡村振兴

2020-05-10 20:22:00 来源:人民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5月10日讯 “农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农村强不强,关键看‘头羊’”,实现乡村振兴要以实现乡村基层治理现代化为前提,培养选拔一批“讲政治、能力强、作风好”的农村干部队伍,不仅能为2021年村“两委”换届打好基础,更是实现乡村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关键。

  多管齐下,“管”好在职“领头羊”。要强化对在职村干部的管理,建立“能上能下”“优进拙出”的机制。镇级组织,“严标准”认真开展村干部年终考核。镇党委严格按照县级文件要求,制定考核方案,成立考核专班,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原则,按照“县统筹、镇负责”的方式,通过“实地考核、量化评分、民主测评、集体研究、及时公示”步骤,对在职村干部进行“一年一考核”,对绩效进行“一年一兑现”。村干部有“七类情形”的将直接评定为“不称职”等次,对“不称职”等次村干部,要加强后续管理,对多次考核为“不称职”等次的,可按照程序辞退,畅通村干部“能上能下”的出口,进一步深化农村“领头雁”培养工程,着力建设一支“思想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农村干部队伍,让村干部“优进拙出”。

  多措并举,“建”好人才“蓄水池”。要培养储备一批优秀的村级后备力量,为明年换届打好“前锋战”。建立先锋支部“育苗”。坚持“州指导、县统筹、镇落实”的原则,由镇党委牵头,以“村级上报、乡镇审核、县级备案”的程序,从优秀村组后备队伍中择优挑选,组建青年人才支部,并按照“跟踪培养、全程纪实、管理考核、能进能出”的手段,建好支部育好苗。下沉干部驻村“寻苗”。严格压实挂村领导、第一书记责任,发挥驻村队员作用,结合“挂片包组”情况,把脱贫攻坚、疫情防控、基层治理各项工作中作为识别、考验干部的“试金石”,认真排查、努力挖掘、仔细摸排出各村优秀后备力量名单,并由挂村领导和第一书记亲自把关,选出好苗子。鼓励人才回归“引苗”。由乡镇党委牵头,村党总支具体负责,全面宣传、全面摸排、全面掌握各村优秀人才情况,重点从致富带头人、外出经商和务工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村实用人才、退休干部等优秀人才中,择优选择有回村任职意愿的人员进行回引,建立回引人才信息“储备库”。(段邲轻)

责任编辑:崔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