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崂山区:创新乡村治理 夯实振兴根基

2019-05-31 09:36:00 来源:青岛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崂山区北宅街道周哥庄管区党群服务中心。

   

  ■图一:崂山区王哥庄街道唐家庄社区村民捐款6万余元修建“村规民约墙”。

   

  ■图二:北宅街道网格员入户了解社情民意。

   

  ■图三:崂山茶园。

  矛盾纠纷有调解,日常行为规范有公约,遇到难事有人帮,参与村居事务有途径、致富创业有人带……在乡村振兴推进过程中,围绕“治理有效”这一总要求,青岛市崂山区探索构建了以“一核引领、八小支撑、五级联动”为主要内容的新型乡村治理体系,推动全区形成“组织强、队伍硬、服务好、乡风淳、民心和”的社会治理生态,走出了具有崂山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一核引领”:筑强乡村治理“主心骨”

  为突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 崂山区不断强化党组织在乡村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地位,把基层党组织建成乡村振兴的“主心骨”,把基层党员培养成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推动乡村治理高质量发展。

  崂山区以流程再造的理念构建起“街道党工委-管区党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小组)”的基层党组织体系,组建30个管区党委,将全区科学划分654个网格,把党支部(党小组)建在网格上,随时随地掌握社区情况。出台《农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基本标准》,建立了基层党组织“1+7”标准化体系;配套制定《基层党组织评星定级达标升级考核管理办法》,划分5个星级等次,每年评星定级。先后打造周哥庄、东麦窑、双石屋等10余个党建示范点,发挥强有力的典型带动作用。加强以党组织书记为重点的社区干部教育培训;严格落实“一诺两审三评”、双向述职等制度,督促社区干部履职尽责、为民服务。搭建党员发挥作用平台的同时,出台《社区党员计分管理办法》,从严监督管理。

  “八小支撑”:探索乡村善治体系新路径

  增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开展社区协商、服务社区居民的能力,是基层治理改革发展的方向。崂山区紧紧把握这个导向,以“八小支撑”为总抓手、总载体,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高乡村治理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推行“小公约”,深入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行为规范,组织社区居民建立简便易行、务实管用、能够记住、便于监督的《居规民约》,推动居民守法守纪守规矩、立言立德立形象,倡导乡风文明新风尚。

  健全“小民主”,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的社区重大事务民主决策机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并让每一名党员都参与、每一名居民都知晓,构建全方位监督、全环节监控的责任体系。

  深化“小服务”,健全方便高效的民意诉求收集机制、双向互动交流机制和民意诉求办理机制,打造“一门式办理”“服务驿站”等综合服务平台,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目前,全区66项公共服务事项可以在街道以下层面“一次办好”,群众零跑腿比例达75%。

  加强“小调解”,组建社区调解队伍,“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实施 “一社区一法律顾问”,选聘了77位社区法律顾问开展法律免费服务,并实行“4个1”工作机制,即每月一次法律咨询、每季度一次法律宣讲、每半年一次居务法律审查、每年一份社区法治建设提升报告等,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

  维护“小平安”,借助“三建联动”网格化治理体系,构建了人防、技防、物防深度融合的社区治安防控体系。建立乡村平安志愿者巡逻队伍,引导党员群众自觉“看家护院”“巡逻打更”,确保乡村安全稳定。

  培育“小乡贤”,整合社区在党政机关、科研机构、教育卫生、“两新”组织等领域的先进群体,以及社区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模范等资源力量,培育富有社区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新乡贤文化,引导新乡贤依法参与乡村治理。

  争当“小名人”,常态化开展具有乡村特色的德孝文化活动,每年评选一批“十佳好媳妇”“十佳好婆婆”“十佳最美家庭”等“六个十佳”道德模范人物,引导广大社区群众由“要我文明”向“我要文明”转变。

  亮明“小家训”,组织开展“立家规、亮家训、传家风”等活动,统一制作特色牌匾悬挂展示,引导居民讲好家风故事、传承优秀家风。抓好优秀家规家训家风的评选推广,推动形成家风正、民风淳、乡风美的良好社会风尚。

  “五级联动”:增强村民获得感幸福感

  乡村振兴,是共建共治共享的振兴。崂山区整合全区优势资源力量,建立完善区直部门、街道、管区、社区、网格“五级联动”的工作推进落实机制,形成职责明确、联动支撑、协调运作、合力推进的运行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高质保障和服务。

  部门牵头推动。统筹整合20多个职能部门要素和政策,推动资源力量下沉,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发挥“后方保障部”的作用。

  街道统筹协调。将人力、物力、财力和治理责任下沉到管区,落实到社区,发挥“前方指挥部”的作用。目前,全区每个农村社区平均运转经费保障达到70余万元,95.7%的社区活动场所面积超过200平方米。

  管区承接落实。完善和规范管区工作机制,把管区打造成为服务群众、落实“八小工程”的“隐形”战斗堡垒,发挥“前线主战场”的作用。

  社区管理服务。在社区全部建立党群服务中心(站),及时收集和解决群众的利益诉求,发挥“一线主阵地”的作用。

  网格治理兜底。以“5+X”标准配强网格工作力量,构建“人在网格中、事在网格办、问题在网格化解、工作在网格落实”的工作格局,发挥“作战尖刀班”的作用。

  崂山区坚持问题导向,以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着力点,针对社区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做深“整”字文章,打破条块“围墙”,探索推行“185”乡村治理新体系,将涉村资源化零为整,让支农资源从“大水漫灌”变成“精准滴灌”,探索乡村振兴的崂山经验。

  (梁太宏 刘 庆 岳宗庆)

责任编辑:范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