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记者从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章丘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全区工作重点,纳入全区“1551”工作体系,对标先进、持续发力,全面打造具有章丘特色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在工作中突出抓以下“1234”四方面:
“1”,就是建立“一套机制”。建立健全清单化管理、工程化推进、精准化督查、差异化考核的高效工作机制,制定完善了战略规划、指导意见、专项方案和创建具体标准。成立5个工作专班,区级领导担任“施工队长”,实行月调度、季观摩、年评议制度,激发了各级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
“2”就是实施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和整治人居环境“两项工程”。去年以来,实施300个村庄道路“户户通”工程,改造提升农村道路103公里,完成改厕14.4万户,256个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快建设,极大解决了群众反映集中的现实问题。制定四年行动计划,每年投入5亿元,建设美丽乡村,整治农村环境。目前,已建成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38个、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24个。结合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区建设,扎实推进乡村文明行动,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建成村(居)级实践站924个,培育淳朴厚重、诚信互助、勤俭节约的文明乡风,促进了农村颜值、气质“双提升”。
“3”就是激发基层班子引领力、党员干部战斗力、广大群众内生力“三个动力”。开展“农村基层组织标准化”建设年,实施头雁领航、星级管理、软弱涣散班子整顿等举措,加强党员“亮身份、践承诺”积分制管理,发挥班子核心、党员先锋作用,鼓励群众监督、参与、评判村级重点工程项目、重点工作,营造了人人动手、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
“4”就是抓实选路子、强产业、引人才、保脱贫“四个关键”。以“全域总体规划+村级项目规划”的模式,努力形成特色种养、特色旅游、民俗民居、加工贸易等“百花齐放”的致富路子,全区大葱、甜瓜等特色产业村达到200余个,特色旅游村19个,年收入过10万元的村集体达到699个,其他村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以建设都市精致农业为目标,发挥60万亩富硒资源优势,布局打造“优质瓜菜、精致农业、山区果品、城北田园、泉域大葱”五大片区,建成设施农业4.5万亩,“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259个。制定鼓励回乡创业22条、人才新政20条,吸引500余名人才回乡创业,带动就业过万人。决战脱贫攻坚,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49个,设置扶贫岗3500个,补助贫困生1万余人次,完成危房改造1983户,160个贫困村基本实现“五通十有”,广大贫困群众实现稳步脱贫。
下一步,章丘将细化“五大振兴”路径,聚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大力深化乡风文明,不断开创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
责任编辑:张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