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乡村振兴“铺路”“架桥”

2020-03-21 21:25:00 来源:临沂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3月21日讯 山东省派驻莒南县乡村振兴服务队由9个省直部门(单位)的10名成员组成,自2018年9月进驻洙边镇以来,摸实情、出实招、办实事,不断推动市场化、合作化、品牌化运营,为洙边镇乡村振兴“铺路”“架桥”,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铺路”
  3月19日,茶溪川(山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农业开发、置业、文旅和物流板块4个子公司同时挂牌。这标志着省派莒南乡村振兴服务队力促的市场化运行架构搭建基本完成,为山东“南茶北引第一镇”洙边镇铺设了一条以特色茶产业引领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为了做大做强洙边镇特色茶产业,服务队首先引导茶叶生产向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于2019年协调编制了茶溪川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协调阳光华沃集团与莒南本地国企共同出资3亿元注册成立茶溪川公司,并成功申报了莒南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形成了“日照绿茶,沂蒙红茶”一红一绿遥相呼应的格局。
  为提升园区科技水平,服务队联合茶溪川公司规划布局茶溪川科创服务中心和茶溪川科普公园。目前,科创服务中心主体和智能温室育苗中心已破土动工;投资1亿元、占地1000亩的茶溪川科普公园也正在紧张施工当中,预计5月份建成。
  为实施品牌化战略,服务队在稳步提升济生春、金龙湖、沂蒙玉芽、环河等当地老品牌的同时,推动建设山东正山堂、沂蒙雪尖两个拟投资亿元的有机茶生产加工项目,支持培育“豌青”中国驰名品牌和“齐儒红”央视推广品牌,带动本地茶产业发展。
  近日,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2019年山东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创建名单》,服务队帮扶的莒南茶溪川茶旅文化园被评为齐鲁美丽田园。
  “架桥”
  为了缓解农业大镇洙边镇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省派驻莒南乡村振兴服务队队员、洙边镇副镇长(挂职)刘广银引导农民在天猫电商和头条助农平台上销售农产品。与此同时,省派莒南乡村振兴服务队筹建电商创业平台,协助村民化解滞销农产品,为全镇架起一座农商对接的销售大桥。
  洙边镇由于土质松沃、灌溉便利,一直是优良的地瓜产区,每年有近1000万公斤的地瓜产量,盛产的“西瓜红”“紫罗兰”“小花叶”“烟薯25号”等优质紫薯、蜜薯品种广受市场欢迎。作为一项主要产业,地瓜成为洙边镇村民增收致富的“金疙瘩”。
  但今年,由于去冬比往年天暖,地瓜储存困难,再加上突如其来的疫情,几百万公斤的地瓜滞销,面临着烂在地窖的风险。
  省派驻莒南乡村振兴服务队队长秦维强说,要想方设法帮助农户渡过这个难关。在实地考察了几家合作社之后,刘广银暗下决心:“一定不能让农户的地瓜烂在地窖里!”他迅速组织收集各村滞销农产品信息,认真统计品种、储量、有无销售渠道,计划通过电商、新媒体,“云”上卖地瓜。
  该镇岫务村在外创业的青年电商杨伟涛,在天猫店销售农产品,有丰富的运营经验。刘广银联系上了他,邀请其回乡帮助乡亲们解决地瓜销路问题。3月1日,杨伟涛带着订单回乡了,当天就发货5万公斤。
  在看到有关互联网平台发起的“战疫助农”活动后,省派驻莒南乡村振兴服务队在助农板块迅速发布了地瓜滞销信息。字节跳动扶贫项目将这条助农信息通过官方账号进行了发布,短短1个小时就达到上万的阅读量。
  很快,一个个订货电话打了过来,刘广银的电话从早接到晚,“您需要什么品种,要多大的量?”“你家的地瓜是烟薯吧?客户要1000公斤。”商家与农户之间的销售桥越来越牢固。
  看着窖里储的地瓜一天比一天少,胡家岭村的地瓜大户胡顺花脸上逐渐有了笑容,“这几天有20几个客商联系我,卖出近10万公斤地瓜,真是非常感谢您!”她对刘广银说。
  据初步统计,洙边镇通过电商及互联网助农平台,卖出的地瓜已达到200多万公斤,而且销量还在持续增长。
责任编辑:崔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