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甸镇乡村振兴服务队:防疫春耕两不误 栽下梨苗谋振兴

2020-03-23 09:38:00 来源:水母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3月22日讯 当前正值耕生产的关键时期,招远市夏甸镇乡村振兴服务队走进所服务的曹孟村,与党支部并肩作战,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备耕,抢农时、保农耕、强服务,做到防控、春耕“两手抓、两不误”,力争把前期规划的乡村振兴项目落地落实。 

    

  在疫情防控最吃紧的时间,夏甸镇乡村振兴服务队与曹孟党支部保持密切联系,随时了解掌握村里防控工作动态,在得知村里因疫情导致苹果等农产品滞销的困难后,组织队员通过网络、朋友圈等方式,多方联系苹果销路,一时间党支部书记的电话成了热线电话,村两委成员既当防控员,坚守村头卡点执勤,又当销售员,积极为村里的滞销苹果和蔬菜推介销售。随着疫情防控和春耕时节的到来,服务队积极跟进,村党支部联系签约的招远市福满地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及早采购秋月梨树苗,对种植基地的土地、栅栏等基础设施进行维护,提前准备好春耕备播所需的机械设施。

  农时不等人,2月底3月初的几场春雨过后,迎来了秋月梨种植的最佳时机。为了抢时间,不误农时,服务队包村队员多次与曹孟村党支部联系,积极与合作公司对接,对村周边道路交通情况进行了解协调,确保秋月梨栽种大型机械设备及相关农资在疫情防控期间能顺利进到村里。为提高秋月梨树苗的种植速度,保证梨苗成活率,党支部与合作开发公司联系,坚持“产业发展高起点、种植管理机械化、经营发展规模化”的原则,农业开发公司引入了两台现代化大型起垄机、一台机械插苗机,充分发挥机械化作业的高效率,公司所使用的现代化大型机械设备日栽植量可达80亩,不仅大大节省了人工栽种的成本,也减少了受自然条件影响和限制。仅一个周时间,完成了第一批规划种植面积1100亩,共栽下梨苗8万余株。

   

  曹孟村作为夏甸镇乡村振兴服务队帮扶的村庄之一,是招远市内屈指可数的大村,全村共近500户,1500多人。 2019年7月服务队入驻前,村集体收入每年为11.5万元。服务队入驻曹孟村后,经过走访调研,与村党支部共同寻找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在镇党委的领导支持下,经多方考察洽谈,曹孟村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基础上,与招远市福满地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土地承包合同,确定共同发展“千亩秋月梨种植园区”项目,规划项目建设用地为2600亩,采用“合作社+投资公司+种植大户+社员”的联合发展模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是简单的一包了之,而是坚持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集体发展道路,在土地整体承包给农业开发公司和种植大户的同时,拿出260亩地由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独立经营核算,优先保证贫困户入社劳动,确保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又能完成扶贫任务,实现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村党支部与合作社和承包商协商,利用梨苗生长间隙套种小麦,保障梨园种植后集体收益最大化,2019年村集体收入达50多万元。

   

   

   

  严寒抵不住春天的到来,疫情挡不住乡村振兴的脚步,夏甸镇乡村振兴服务队将团结一心,在协助镇、村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抓紧落实乡村振兴的工作任务,力争为乡村振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责任编辑:孙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