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日芬:“花饽饽”点亮乡村振兴梦! 30天卖出了120余万元

2020-09-09 13:53:00 来源:中国山东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9月9日讯 为了传承胶东花饽饽技艺,她到处求学拜师、深研细究,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继承创新传统技艺。她就是于日芬,威海市临港区汪疃镇西管山村支部书记,威海市劳模,胶东花饽饽非遗文化传承人、汪疃花饽饽面食技艺协会会长。

  于日芬经过无数次对水、蛋、奶等比例的实验,最终找的了最佳的比例。由原来的4个小时做一锅饽饽减少到2个小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有了自己独特的配方,口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用料上,从最初的可食用色素染色改成了用各种蔬菜水果榨汁来染色,增加了粗粮保健系列和各种面塑技艺,大大增加了花饽饽的观赏性。2018年,汪疃花饽饽获得了由国家商标总局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地理标志,威海花饽饽成了“金饽饽”。

  为了传授技艺,她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传扬民俗文化,致力乡村振兴”,免费教镇上的妇女们学做花饽饽,远程教授全国各地找来的拜师求艺的学生们。几年下来,我在威海培训了2000多名妇女,在全国带了95个徒弟,徒弟们在全国开的门店有九十家。2019年,扶持黑龙江双鸭山残联开设了胶东花饽饽加工厂,临港区花饽饽学校也挂牌成立。

  现在,汪疃花饽饽已通过网络走遍全球,去年腊月,于日芬手里的活一日没停,短短30天卖出了120万块钱的花饽饽。近处的有威海本地的订单,远的甚至到了俄罗斯、阿拉伯。

责任编辑:崔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