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济宁发展智慧农业 助推农民增收

2021-02-03 09:06:00 来源:济宁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依托互联网、物联网现代技术,济宁市发力智慧农业,积极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助推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在位于曲阜市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自动灌溉、恒温恒湿、臭氧杀菌等一系列科技感十足的智慧农业技术,让蔬菜种植户李志红的150亩西红柿今年的收入大幅增加。

  曲阜市息陬镇大棚蔬菜种植户李志红告诉记者:“现在每斤的价格是二十多块钱。传统种植的产量是我们的两倍。但是我们的这个销售价格是传统种植的四倍,收益来说还是翻了一番。”

  好收益来自农产品的高品质,而保障高品质的关键在于智慧农业技术的应用。今年,李志红种植了530亩大棚蔬菜,依托当地农业部门搭建的智慧农业平台,将大棚内传感器实时采集的温度、湿度、光照、土壤温度等数据信息实时传送到监控中心,实现农业生产环境智能感知、智能决策和专家在线指导。

  曲阜市息陬镇大棚蔬菜种植户李志红告诉记者:“你像我们这第一个就是水肥一体机系统,包括它浇水、施肥就通过系统解决,然后植保就通过臭氧杀菌机来解决。这三个办法比较容易操作,并且做到产品高品质。”

  2020年,济宁市将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搬到田间地头,打出“互联网+基地+技术”的“组合拳”,利用云计算、数据挖掘等技术,引导传统果蔬种植向现代化模式转变。如今,在邹城福美来草莓种植基地,生产场长李庆建每天只要做好两件事,到大棚检查草莓生长情况,并根据“智联云”物联网数据调节大棚环境,让草莓在最舒适的环境中生长。

  邹城福美来草莓种植基地生产场长李庆建表示:“通过这个智慧平台的应用,我们能够及时的掌握大棚内的数据,提高了我们的管理效率,提升了草莓品质,今年预计比往年亩产值能提升10%-20%。”

  如今,运用智慧农业平台,我市不仅实现了农作物虫害监测预警和精准防治,还覆盖110个蔬菜生产基地,构成“市镇村”三级产品质量监管体系,从源头上把好农产品质量关,直接带动农民增收9亿元。

  曲阜市蔬菜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宋尚龙表示:“智慧农业更新迭代,用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给农业带来更多的效益,让农产品能提升到更高的层次,让老百姓尝到更多的甜头。”

责任编辑:孙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