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乡村振兴永福样板

2020-05-13 16:19:00 来源:新华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5月13日讯 孟夏时节,桂林市永福县的富硒土地上,孕育着丰收的希望。近年来,永福县着力打造乡村振兴“永福样板”,立足生态和资源优势,着力打造沙糖桔、罗汉果两个双百亿产业,带动富民增收;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建设,厚植现代农业发展动能;不断拓展农业产业效益链,让群众的荷包鼓起来,不离乡土也能过上幸福生活。

  立足生态和资源优势,打造农业双百亿产业

  永福县立足“福寿、富硒、生态”三大生态和资源优势,打造沙糖桔、罗汉果两个农业“双百亿”产业,带动农民增收。

  永福县出台政策措施,明确了产业发展方向和政策支持措施,在土地、财政、金融和人才投入上不遗余力,县财政年预算安排1000万元投入罗汉果产业、沙糖桔产业发展和品牌建设。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产业振兴乡村工作领导小组,专人负责建设工作,确保人、财、物到位。

  永福县和桂林市经开区达成了打造罗汉果产业生态战略合作协议,确定了罗汉果产业链百亿产值的目标并制定中长期规划。永福县将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产业布局,在苏桥镇建成罗汉果精深加工聚集区,全面丰富罗汉果产业类型,做大产业红利。

  在沙糖桔生产方面也作出了中、长期规划。该县大力创建福寿桔园区级农业产业示范区。目前,已引导全县群众发展沙糖桔种植近50万亩,年产值有望达到50亿元。通过产业综合开发和提质增效,向年产值百亿元的目标迈进。

  根据目前的部署,预计到2021年,永福县罗汉果、沙糖桔产业产值将双双超百亿元。

  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厚植现代农业发展动能

  2018年10月,农业农村部公布的《2018年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中,永福榜上有名。

  该县抓住这一契机,坚持以永福罗汉果种植、加工和沙糖桔种植销售作为全县农业产业振兴乡村建设主导产业的思路,发挥特色,加快产业发展,树立产业振兴乡村新标杆。

  在砂糖桔种植上,该县通过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引导群众推进绿色高质高效农业创建。通过“引智下乡”,加大农业专家下乡的频率,采用课堂与现场相结合的方式授课,让果农们受益匪浅。同时,在项目创建区全面推广应用沙糖桔肥药双减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水肥一体化建设、运用自动化加机械化的喷药方式,进一步解放果农的生产力,大幅度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防止农残超标。一系列举措,有效提高了砂糖桔的产量和品质,改善了田间生态环境。

  与此同时,该县积极引导企业布局物流、冷链、仓储、运输等环节,具备全产业链加工和销售能力。

  在品牌创建上,该县派出招商小分队分赴全国各大城市宣传推介,成功举办首届中国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在北京举行罗汉果区域公用品牌发布会,先后举办三届“中国罗汉果节”,连续三年举办“沙糖桔交易会”,打造了“金色东方”“林中仙”等一批知名品牌。

  该县还积极引导村民更新思路,通过合作型发展模式,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价值,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实现村集体和群众“双致富”,极大地促进了永福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也促进了休闲旅游业的发展。

  该县成功打造“两区三线一江一路一带百村屯”示范片,美丽景色引得游客连连,百寿瓦瑶屯被列为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罗锦崇山村被列为广西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试点,香巴拉湖畔农庄、芷欣园农庄被评为五星级农家乐。

  而今的永福,“田园变公园,家园变花园,农舍变旅馆”,乡村产业发展生机勃勃。

  拓展产业效益链,让群众不离乡土富起来

  永福县着眼产业振兴,不断拓展产业效益链,群众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产业振兴撬动了乡村全面振兴,农民富起来了。

  2019年,该县力抓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认证工作。注册了“桂硒园”“桔福鲜生”“易嘴欢”“九品”等沙糖桔商标8个,18家企业(或合作社)获得了柑橘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8家企业(或合作社)进行了柑橘绿色食品认证,开始使用“桂林沙糖桔”地理标识。群众的经济效益大幅提高,砂糖桔种植核心区人均纯收入达20178元,比2017年高了6147元。

  罗汉果产业得到进一步的夯实与发展,截至目前,永福县采用“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或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的经营模式建立了永福罗汉果绿色循环生态高效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20个,面积46320亩。

  通过农业产业振兴乡村建设,既壮大了全县罗汉果和沙糖桔种植规模,又促进二、三产业发展,为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和农民工返乡就业创造有利条件。

  目前,永福全县常年从事沙糖桔生产的人员约7万人,围绕沙糖桔生产的季节工约2万人,为沙糖桔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约1万人,全县50%的农村劳动力在为沙糖桔产业服务。

  农资和现代农业机械销售也孕育出新市场。据了解,永福的农资店随着沙糖桔面积增加而大幅增多,目前全县大小农资店已超过300家,年销售额约5亿元。效益的提高更带来了技术的革新,省工省力的植保机械得到普遍使用,精准施肥的滴灌及水肥一体化应用面积亦逐年扩大,一些新型农机产品受到群众欢迎。

  越来越多的群众不再选择背井离乡外出打工,而是在家门口就业。一边照顾家里的老人小孩、发展柑橘产业,一边在就近的工业园务工。疫情期间,1300多名农民工踊跃报名,来到位于桂林经开区苏桥园区,成为产业工人,为当地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鲜活动力。

  产业强起来造福了乡梓。自从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全县已有上千户贫困户在政府的支持下发展种植罗汉果和沙糖桔光荣脱贫。到2020年,永福已经顺利实现21个贫困村、6846户24058名贫困人口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降至0.41%,预计2020年,将实现“整县脱贫”。(夏冯斌 向海林)

责任编辑:王丽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