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政务 | 财经 | 房产 | 文化旅游 | 新鲁商 | 健康 | 食品 | 培训 | 娱乐 | 体育 | 艺术 | 评论 | 法制 | 视频

云南通海:村庄蝶变美如画 乡村振兴后劲足

2020-06-04 08:51:00 来源:云南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云南通海:村庄蝶变美如画 乡村振兴后劲足 

  鲁网6月4日讯 “以前脏乱差,如今美如画。”近年来,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四街镇者湾村六组——布家冲中村在“头雁”的引领下,全体村民齐心协力,让村庄实现美丽蝶变,村民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明显提升,乡村振兴蹄疾步稳。 

  干净的道路、整齐的房屋,清新的空气,清脆的鸟鸣,绽放的蓝花楹......走进地处大西山脚的布家冲中村,看到依山傍水、整洁漂亮的村容村貌,欣赏着散发着农村书画之乡特色的墙体农民画,一幅美丽宜居的画卷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云南通海:村庄蝶变美如画 乡村振兴后劲足

  环境大变样 生活节节高 

  布家冲中村是一个只有不到60户、160多人的小村庄,在者湾村的八个组中,曾经是个环境卫生脏乱差、村庄经济发展不起来的“落后村”,过去由于缺水,农田又高低不平,靠栽庄稼谋生的村民们日子一直过得紧紧巴巴。 

  村民们说,以前村里乱糟糟的,土路、土巷道,混凝土房也没有几幢。田里因为没有水,只能栽种粮食作物,收入很低。以前村里只有一条断头路,开车进来只能倒着出去,连个停车的地方都没有。 

  这个小村庄的华丽转身是从村中的能人杨正东当选组长开始的。 

  “从2015年我上任时候,就想要想方设法地把道路扩宽,又遇着国家的政策好,给了很多支持,所以我尽心尽力让我们的村子面貌有大的改观。”四街镇者湾村六组组长杨正东说。 

  在村外办企业经商的杨正东担任组长后,与分支书记杨正福密切配合,引导党员率先对房前屋后进行整治,并以争取项目资金为抓手和突破口,带领村民开展环境综合整治。 

  村前这个占地10.05亩,容量超过2万立方米的蓄水池原来是村民的秧田。2016年,在争取到国土整治项目后,组干部和党员们率先将项目建设涉及的秧田捐了出来,并通过多次推心置腹的劝说,让村民们无偿将家里的秧田提供出来建设蓄水池,让出的农田面积从0.1亩到0.7亩不等。 

云南通海:村庄蝶变美如画 乡村振兴后劲足

  “不单我舍不得,每家每户都有点很舍不得田。但慢慢地想想觉得还是对大家都比较好。像现在整了个积水塘,不但我们栽田有,水风景也好,什么都好。”村民向稳凤说。 

  蓄水池建设让村民的农业生产用水有了保障,加之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完成后,昔日高低不平的农田变得平坦了,田间道路也四通八达,村民开始发展蔬菜、鲜食玉米等经济作物种植,经济收入大幅提升,日子越过越红火,全村90%以上的家庭都建盖了新房。 

  围绕这个蓄水池,村里还实施了绿化美化、景观打造和道路建设,并建盖了健身广场、文化长廊、文化活动中心、公厕等公共基础设施.....点点滴滴、宜居宜业使全体村民一起享受到了建设美丽家园带来的红利。 

  人心齐 振兴乡村有盼头 

  在同村民们的交流中,记者深切地感受到,大家对组干部们的担当作为有口皆碑。 

  “组长、分支书这些,从他们上任后很为我们这个村子着想,为村民着想,去办点什么公事,基本上他们自掏腰包,吃饭什么他们不要组上的一分钱,去哪里出差都是他们自己买,所以老百姓老实信任他们,他们咋个说我们就咋个做。”村民杨正明说。 

  村民们说,除了开自己的车、花自己的钱,办公家的事外,组长、分支书记还出资购买了价值上万元的绿化树,让村民在房前屋后进行栽种。 

  在者湾村六组,持续向好的除了生产生活环境,还有村民的凝聚力和最为朴实的民风。 

  “现在蓄水池里面水少了,组干部说不能取水了,不是怕晒干了池子会漏水,大家就没有谁去抽水,里面的鱼随便拿个网兜,都可以捞得起来,都没有哪个去捞。这次村里盖个活动中心,厨房里面的桌子,请客的桌子不够,大家都是每家每人凑上100元钱买桌子。”村民杨正明说。 

  人改变环境,环境也改变人。杨正有是布家冲中村的保洁员,在日常工作中,他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村民环保意识的提升。他说,村庄内没有乱丢的垃圾和乱堆乱放的杂物,他清扫保洁的时间也比以前短了,村庄天天漂亮整洁,还引得许多周边村民前来休闲健身。 

  环境变美了,农户收入多了,民风变好了,抓住正在建设中的弥楚高速通海北出口离村庄只有200多米的区位优势,如何让村庄的“家底”更厚实,布家冲中村的乡村振兴也走到了新的起点上。 

  “进一步提升环境,利用我们的鱼塘,等弥楚高速通车以后就打造乡村旅游,力争通过多方面的发展,增加村民的收入,不断提高大家的生活水平。”组长杨正东介绍说。 

责任编辑:孙蕊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新闻热线:0531-67753777 投稿邮箱:news@sdnews.com.cn
新闻许可:37120170003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P223W22号  电信许可:鲁B2-20240534  ICP:鲁ICP备09023214号
主办: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Copyright © 1997-2019 SD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