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型发展模式”筑牢乡村振兴根基
晋中市在推动“五地一产”入市改革工作中,注重因地制宜确定改革重点、入市规则、方式和流程,积极稳妥推进改革的实施。
平遥县襄垣乡是一个纯农业乡镇,7万亩耕地有6万亩种植酥梨,全乡88%的村成为了水果生产“一村一品”专业村,但仍有部分村面临着集体资源闲置、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民增收缓慢等问题。作为晋中市“五地一产”入市改革纯农型试点乡镇,他们依托现有资产资源,坚持产业多元发展,努力开题破局。
平遥县襄垣乡梁官村党支部书记 邓云山
“五地一产”入市改革工作开展以来,梁官村充分运用产权制度改革成果,科学规范使用集体资产资源,全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一是盘活集体闲置资源。引入社会资本投资,将村北集体119亩废弃砖窑占地,租赁给龙头企业山西龙海源实业有限公司用于发展肉鸡养殖产业,项目投资8000万元。
二是规范机动地承包管理。对发包给个人的413亩集体机动地进行合同规范,及时清欠。
三是规范了水利设施的集体经营管理。
通过以上三项措施,梁官村实现了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10万元,村集体经济连年创收,村集体办事服务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平遥县襄垣乡副乡长、桑冀村党总支书记 房金龙
2019年,我们利用集体机动地连片种植红辣椒25亩,经营性收入达17万元,减去托管费用9万元,村集体纯利润达8万元。2020年,我们再种植25亩红辣椒和25亩大葱,预计收入15万元;还计划和村民流转210亩土地,投资300万元,修建70座温室大棚,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户收入。
梁官村和桑冀村这两个纯农业村,根据自身资产资源特点,分别通过土地置换实现了集中连片种植红辣椒和引入外来工商资本开发集体闲置资产,使集体取得收益的同时,村民也得到就业、种植等诸多实惠,探索出了一条纯农地区内部资源整合发展的路子。
平遥县襄垣乡党委书记 马峰
“五地一产”入市改革工作开展以来,乡党委、政府以“三坚持、三集合、三狠抓”的“三个三”工作法为抓手,核准了现有资产资源存量。
目前,我们已经进入了规范阶段,通过“总结一批、提升一批、筹划一批”的方式,总结探索出“五型发展模式”。一是以梁官村龙海源实业有限公司肉鸡养殖项目为代表的“龙头引入型”;二是以林盛村发展千亩“四荒地”种植无刺花椒为代表的“变废为宝型”;三是以桑冀村互换土地整合,种植辣椒为代表的“互换整合型”;四是以郝温村将散、小地块集中连片,对地上附属物采取入股或者收购的方式,由集体或企业统一经营管理为代表的“集聚发展型”;五是以郝开村、府底村建设种养娱为一体的生态庄园为代表的“农旅融合型”。
通过这几种模式的探索与发展,将真正实现资源集成整合、产业多元发展、集体迅速壮大、农民快速增收。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依托6万亩酥梨产业的优势,集合现有资源,以“一园六中心”建设为中心,推广“五型发展模式”,牵住牛鼻子、打好组合拳,按照市县统一安排部署,以“啃硬骨头”的魄力全力推进“五地一产”入市改革工作,力争试点任务如期高质量圆满完成,全面夯实“三零”创建基础,筑牢乡村振兴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