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学习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2020-06-11 10:36:00 来源:青海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一位老人站在“红色”宣传牌前鼓掌。

  青海日报记者 陈俊 摄

  

  学习观摩活动现场。

  鲁网6月11日讯 为强化农村基层的战斗堡垒作用,实现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进一步提高村干部执行政策、服务群众、依法办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打造一支政治可靠、作风优良、群众信任、致富带富能力强、团结奋进的农村干部队伍。连日来,海东市乐都区结合“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全覆盖培训”要求,在中国信达经费支持下,集中举办全区364名村(社区)党支部书记、60名致富带头人进行集中培训。

  这一举措与其说是把所有村党支部书记轮训一遍,提高村党支部书记治村水平、达到带领所有群众发家致富美好愿景,还不如说是乐都区踩着让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路一个也不能少的时代节拍,更是党建服务、引领乐都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

  “欢迎大家来到瞿昙镇徐家台村观摩指导工作……”3日上午,沿着徐家台村宽阔的入村道路不断向前,耳边传来了讲解员悦耳的声音,在讲解员的解说下,大家一步步近距离了解徐家台村破零经济背后的奋进事迹。

  徐家台村建档立卡户一共有45户150人,虽然已经在2017年底脱贫,但村党支部书记徐世林总想着让村民收入能够更上一层楼。“近年来,村‘两委’坚持党建引领,依托瞿昙寺景区开发及乐化高速建设项目,结合当前脱贫攻坚等各项重点工作任务,通过支部带动、党员示范、群众参与、合力共建,积极对接优势资源、发展产业项目、巩固发展成效,努力打造和展示‘党旗红、乡村美、生活富’的徐家台村新形象。”徐世林说。

  在村集体经济破零的榨油坊里,学员详细了解了村榨油坊的生产过程,询问了相关产品的特点。该村的榨油坊是由中央扶持村集体经济壮大资金发展而来,并和周边村社的油菜籽种植户签订了收购协议,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他们种植的油菜籽,通过加工成油出售获利,同时聘请4位建档立卡户作为工人,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目前每年盈利六万元左右。

  “我们村下一步打算利用区电商扶贫培训的好政策,掌握电商技术,通过电商直播带货等新模式,不断扩大生产,增加盈利能力,将村集体经济做大做强。”徐世林谈道。

  蒲台乡羊起台村,如果不是解说员说这是易地搬迁小区,让前来旅游的人肯定会有种走进了某旅游景区的错觉。茶壶形状的喷泉和热闹的步行街让大家眼前一亮。亭台楼阁及假山上,“富而思源”“脱贫不忘共产党”“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共产党”的红色标语十分醒目,村中心的大型电子显示屏里,播放着革命歌曲,顿时给小区赋予红色内涵,也处处彰显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和感恩之心。

  乡党委书记李福海说:“从山上搬迁到路边的羊起台新村,正以‘支部带头、能人带动’双轮驱动,紧紧牵牢‘抓产业、稳就业’这个牛鼻子,做好‘稳得住、有产业、逐步能致富’的后半篇文章,着力将本村打造成全区乡村振兴示范点、全域旅游示范点和脱贫攻坚示范点。”

  具有“家乡记忆”风情的农家院、富有文化气息的宽窄巷子、充满欢乐气息的童梦乐园和“一户一种园,园园连成片”的特色住宅……羊起台新村采取“支部+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将新村打造成集特色小吃、特色物产、特色民俗(宿)、传统作坊等为一体的“美丽乡愁·河湟风情”乡村旅游基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羊起台新村的‘洋气’不仅表现在表面,村党支部带头成立的旅游公司带动贫困户创收20余万元、亿丰种养殖协会构建的‘老家有基地、新村有产业’发展格局以及省级劳务品牌‘蒲台水暖工’带动1000余人务工,才是真的‘洋气’,这也正是我们学习的方向。”观摩学习结束后,乐都区马占林种养殖协会专业合作社法人马占林有所感悟。

  此次活动将面向所有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和农村致富带头人,开展为期12天共4期的培训。与此同时,学员还对峰堆乡上一村的“七色”党建品牌及洋芋产业基地建设打造、中坝藏族乡泉脑村集体芨芨草扫帚加工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进行观摩学习。

  “这次党支部书记集中观摩学习主要是立足新时代新要求下,村党支部书记能力建设所需开展的,在观摩点选择上重点围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等当前重点工作,目的是让各党支部书记通过可看、可比、可评的实景样板,达到互学的目的,进而开拓思路,形成村级之间比学赶超氛围,共同促进乐都基层农村发展。同时,近年来乐都区鲜明抓基层、打基础的导向,通过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加强后续管理,把每名村党支部书记‘扶上马更送一程’,确保在岗位上能够作出贡献。”乐都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田军说,近几年,乐都区依托产业、异地发展、旅游带动等发展模式,全区354个村已全部实现“破零”。(罗 珺 陈 俊)

责任编辑:崔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