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阳县:奏响产业富民曲 走好乡村振兴路

2020-12-08 11:08:00 来源:中国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2月8日讯 12月7日,记者从“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宾阳县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两年多来,宾阳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贯彻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对“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

  产业增效,如何在特色上做文章?宾阳县一直在探索。今年以来,遵循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宾阳县聚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倡树乡风文明、促进农民增收,着力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在积极探索中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据统计,2020年前三季度宾阳县第一产业增加值达31.56亿元,同比增长3.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54.9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415元,增长5.2%。

  发挥资源优势,推进产业振兴

  今年以来,宾阳县坚决落实保粮食能源安全要求,毫不松懈地抓好粮食安全和生猪生产。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农业生产,协助解决农机服务、统防统治服务的组织调度、通行、作业等方面困难。今年宾阳县粮食生产形势良好,水稻预计产量将达31万吨,同比增长4.26%,宾阳县因此荣获2020年中央产粮大县奖励。在生猪生产方面,宾阳县通过全面实施生猪复产“铁桶计划”,牢牢抓住扩大能繁母猪和发展规模养殖等恢复生猪生产的“牛鼻子”,积极依靠大企业带动发展规模养殖,先后引进、培育了正邦等生猪生产龙头企业8家。全县生猪存栏100头以上养殖场(户)147家,第三季度末存栏19.9万头,畜牧业持续回暖,健康发展。 

  宾阳县还大力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发挥示范区典型引领作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引领乡村产业振兴。至2019年底,宾阳县已成功创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园、点)205个,其中星级示范区4个、县级示范区8个、乡级示范园30个、村级示范点163个。今年,宾阳县又申报创建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2个、县级示范区2个。示范区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新平台,值得一提的是,宾阳县于日前在南宁东站举行“古辣香米·米香知故乡”冠名列车首发仪式,这是宾阳县首趟以“古辣香米”品牌为宣传的专列,宣传效应深度影响珠三角城市群。这是宾阳县大力实施品牌战略走出的一大步。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全县农户家庭承包耕地流转新增0.8万亩,累计22.9万亩;2020年全县新增农民合作社72家,累计955家;新增家庭农场33家,累计123家。今年以来,宾阳县新增绿色食品认证1个(优质米),全县绿色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总数达5个。

  提升乡村风貌,推动生态振兴

  宾阳县将乡村风貌提升工作作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巩固美丽乡村建设成效的重要抓手,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2019年,宾阳县完成建设基本整治型村庄90个、设施完善型村庄7个、精品示范型村庄1个。今年乡村风貌提升任务为建设基本整治型村庄150个,已全部完工,打造了宾阳县乡村风貌提升稻花香里示范带。另外,全县卫生厕所普及率96.4%,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80.8%。 

  目前,总投资4070万元、位于陈平镇的市级生态宜居特色小城镇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2523万元。总投资约5140万元、位于露圩镇的市级生态宜居特色小城镇建设项目设计方案已获批复,正在开展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树立正确导向,推动文化振兴

  宾阳县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乡风文明建设的引领作用,以自治区“百县千镇万村”文明村镇创建行动为契机,围绕宾阳县文明村镇创建三年行动计划,通过设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长廊,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度解读和宣讲,推动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深入人心。强化村民群众的理想信念教育,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宣讲阵地开展理论宣讲活动,不断提升村民文明素质。今年上半年,宾阳县共开展各类宣讲活动2600多场次,受众达30多万人次。

  充分发挥乡村特色文化优势,宾阳县创新实施文化“双百”工程,开展好家风好家教好家训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基层,提升农村的文化氛围,充实农民的文化生活内涵,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让乡村文明焕发新气象。 

  与此同时,宾阳县通过建立完善“一约四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风文明等有关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建立健全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协会等基层自治组织,引导村民群众积极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在全县推动形成移风易俗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全县192个行政村已实现“一约四会”全覆盖。

  强化党建引领,推进组织人才振兴

  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宾阳县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不动摇,并落实县级领导干部抓农村基层党建联系点制度,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抓党建工作的示范引领作用,有效提升基层党建质量,激励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员在乡村振兴一线担当作为。

  宾阳县通过实施“领头雁”工程,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委会主任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全县237个行政村(社区)中已实现村党组织书记和主任“一肩挑”196个、村书记兼任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211个。强化“火车头”作用,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突出政治功能,引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目前,全县237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最高达到76.6万元。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振兴是关键。宾阳县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截至目前,宾阳县全县共培养党员致富带头人382名,从区市县镇四级择优选派26名科技骨干深入一线开展工作,累计培育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234名。《宾阳县进一步加强人才引进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实施以来,已累计引进各类人才295名。 

  新时代,新征程,新乡村,再振兴。在乡村振兴战略统领下,宾阳县将全面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乡村振兴这一长期性战略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农业打造成为有奔头的产业,把农民转变为有吸引力的职业,把农村建设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扎实推动宾阳县乡村振兴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记者/郭少东、蒙焕章、黄日强 )

责任编辑:孙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