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市:聚焦综合医疗保障成果促进乡村振兴

2021-01-14 13:26:00 来源:中国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明光市认真落实扶贫工作内容,全面查清贫困人口在基本医疗保障方面的疏漏和问题,巩固健康脱贫综合医疗保障成果。2016年以来,全市贫困人口累计发生医疗费用2.25亿元,综合医疗保障补偿2.01亿元,其中:基本医保补偿437455人次1.50亿元;大病保险补偿33789人次1545万元;医疗救助补偿85827人次1769万元;健康脱贫兜底“351”补偿13801人次641万元;补充医疗保障“180”补偿185914人次1164万元。

  持续联动排查比对。依据市扶贫办提供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底数,精心组织医保、卫健、民政及乡村开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状态大排查,健全参保台账。加强建立贫困人口动态调整联动比对机制,及时全面比对贫困人口信息,实现贫困人口应保尽保,确保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优化“一站式”结算。精准做好医保系统设置,落实好贫困人口“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综合医疗保障政策。严格执行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和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全天候”享受,保证所有贫困人口在市域内及省内联网的定点医疗机构都能在24小时“全天候”通过医保信息系统“一站式”即时结算,有效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医报销问题,确保各项贫困人口综合医保政策落到实处。

  转院诊“一站式”办理。深入落实好异地就医“放管服”改革,异地就医权限下放到医共体牵头医院,实现了转诊转院“一站式”办理。异地就医直接结算遍及全国各地。开通了96355医保服务专用电话,老百姓通过电话方式解决的事,无需到医保窗口办理,确需到窗口办理的事项,提前告知咨询人,确保证件带齐,让群众最多“跑一次”。

  开通病证办理绿色。加强对所有疑似有慢性病贫困人口身体健康状况进行筛查,对符合办证条件的贫困人口慢性病证申请办理一律开通绿色通道快速办理,确保应办尽办、应办即办。对未通过专家评审的,由属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申办贫困户进行相关政策宣传解释,并发放《不予办理慢性病证告知函》。截止2020年,全市已累计为贫困人口办理慢性病证5205人次,确保贫困人口慢性病治疗得到及时保障。

  实施协议清单管理。对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药店实行医保协议管理制度。从2019年7月份开始,同所有原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药店重新进行了复核认定,全部签订新版医保定点机构服务协议,同时对全市定点医疗机构执行负面清单和医保医师协议管理制度,把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延伸到对执业医师具体个人行为的监管,强化了执业医师自律意识,防堵了医保基金流失漏洞。

  开展过度医疗检查。持续开展健康脱贫领域过度医疗专项检查,涉及市人民医院等24家医保协议定点医疗机构,检查内容主要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门诊慢性病、特慢病就诊和住院就医情况,贫困人口过度医疗、泛福利化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医疗机构诊疗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医保基金安全得到较好保障。

责任编辑:孟凌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