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蹚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2019-12-11 09:04:00 来源:新华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中华文明植根于土地,乡村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在合肥市蜀山区小庙镇马岗村,就蕴涵着丰富深邃的历史文化——这里有曹操在近两千年前挖的人工河流曹操河,这里有关于凤凰歇脚的美丽传说凤凰墩。

  在凤凰墩、曹操河遗址触摸历史,在小岭南民宿感受原生态乡村风貌,在黄土地上收获原种水稻……在蜀山区小庙镇马岗村,一个文化引领下的乡村振兴样板逐渐成型。

  凤凰墩旁修起木栈道 历史遗迹已重新焕发活力

  从合肥市区驱车一路向西,就能抵达小庙镇,再往北去一点,就是马岗村了。马岗村辖24个村民组,村户籍人口近2600人,古遗址曹操河、凤凰墩都位于这里。

  12月5日上午,冬日的暖阳洒在这片江淮大地上,跟着马岗村村委会主任许圣好来到了位于村口的古遗址凤凰墩。

  “凤凰墩是江淮分水岭的最高点,大概有80多米。”今年50多岁的许圣好在当地长大,关于凤凰墩名字的由来,他听过很多说法,“我小的时候,听老人说曾经有凤凰在这里歇过脚,所以叫凤凰墩,还有说法是为了纪念修河不成而自刎的一名将军。”

  这条河就是位于凤凰墩下面的三国时代古江淮运河遗迹——曹操河。关于曹操河的起源,要追溯到近两千年前的三国时期,曹操从军事目的考虑决定在合肥开凿一条人工河,以沟通东淝河和南淝河两大水系。

  虽然最终运河没有挖通,这里却留下了一条长5公里的旱河轮廓,周边居民都称之为曹操河。

  凤凰墩是瞭望曹操河最好的地点。站在凤凰墩上,看向当年挖掘的曹操河旱河轮廓,在两边高耸宽阔的坝梗参照下,仍能一眼分辨出几个水塘串出的河道。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河道内被筑坝养殖。”许圣好说,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项目的实施,原先的鱼塘被收回了,河道内不准养殖,垃圾也清理了,工作人员定期巡查,蜀山区政府秉承“修旧如旧”的原则,尽可能休养生息让曹操河自然“恢复”原有生态。

  沿着凤凰墩往大小岭南村民组走,一路上都是村民,大家正趁着冬日农闲在田间修起木栈道,“明年春天再来,就能从凤凰墩沿着木栈道往周边的民宿村庄走啦!”有村民笑着说。

  是啊,这些原本被人淡忘的历史遗迹已重新焕发活力,成为人们追逐的自然美景。

  昔日的养鱼女如今“上岸”煮咖啡

  在合肥,小岭南的名气比马岗村要大,每到周末,都有不少市民选择来到这里享受慢生活。其实,小岭南是马岗村的24个村民组之一,来到这里放眼看去,在一片错落有致的民房中,古朴典雅的岭南壹号院、贰号院、叁号院和天蓬别院格外引人注目。

  在这里,马岗村党委书记侯克旺介绍了一位民宿管家韩晓娟。“我家就住在曹操河边上,以前承包了曹操河里的鱼塘,养了24年鱼。”韩晓娟说。

  为了保护历史遗迹,曾经曹操河里的养鱼女“上岸”了,如今她在小岭南贰号院工作,煮咖啡、做接待,便成为了她的日常工作。

  “壹号院是岭南餐厅,前两天刚承办了一场户外草坪婚礼,贰号院是咖啡厅,叁号院和天蓬别院则是民宿。”在小岭南转了个遍,白墙青瓦,猪圈菜地、稻田成片,这里既保留着农村特色又充满了文艺气息。

  “三年前,蜀山区启动建设西部新城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区,马岗被‘选中’。”村里的变化,参与了项目兴建全过程的侯克旺最了解,“大小岭南等4个村民组,54户农户将闲置房屋统一租赁给了政府。”侯克旺说,改造过程中,并没有对这些房屋进行简单的拆除重建,而是从充分保留和挖掘村落文化符号和民俗内涵出发,为求“先留住村庄,再留住乡愁”。

  乡村振兴项目实施也让村民们找到了另一种生活状态。将闲置老屋租给政府后,原本在外打工的李泽珍大姐也回了村,当起了民宿管家,上岗之前,她还专门学习了插花、西点制作、庭院布置等,“房子租出去能拿租金,我在这里当管家还能赚点工资。”

  现在,小岭南集观光、休闲、住宿、餐饮于一体的精品民宿,既保留了当地文化遗产,也为马岗村注入了新活力,众多游客慕名而来,带动更多的农民增收,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

  村里尝鲜原种种植

  头一年收获稻谷9万多斤

  带动农民增收的不仅仅是民宿,还有广阔的田野。

  壹号院屋后的稻田,水稻在秋季收割后,便撒下了油菜种子,如今,它们已经冒出了嫩芽,迎接冬日暖阳的爱抚。

  水稻、油菜、玉米、豆类、蔬菜……今年,马岗村尝试原种农业种植,收获满满。在小岭南村民组的一间民房内,堆满了上个月刚刚收割的水稻,拿起一粒水稻,搓掉外皮,出现在眼前的是红色的米粒。

  “这是小红稻,是我们种植的一种原种稻。”侯克旺介绍,“原种就是那些保有原来特性、没有变异的农作物,光是水稻,我们今年就尝试种植了小红稻、黄花占、南粳46等原种稻。”

  原来,今年3月18日,合肥之源原种农业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由政府、企业和村民共同持股,其中,40位村民免股金持股30%。

  “合作社的320亩农田,270亩都种植了原种水稻,农民种地,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合肥之源原种农业专业合作社技术员赵立朝笑着说,今年村里种的原种稻谷收获了9万多斤。

  这些原种稻谷将以蜀山自主品牌“庐州驿”向市场出售,“这9万多斤稻谷还没脱壳,但是市场已经打开了,不愁销路。”侯克旺说,稻谷统一售出后,持股的40位村民年底还有分红。

  “等明年开春,我们还计划优化原种品种,扩大原种水稻种植规模,发展更多农户带田入社。”侯克旺说,希望通过使用本土种子,采取传统绿色种植手段,寻找农业绿色生态之路,探索更有附加值、更具竞争力的农业生产方式。

  除了原种农业种植,马岗村还在尝试“生态养猪”。在小岭南天蓬别院民宿旁,这里的小猪崽住上了干净敞亮的“独立豪宅”,当地居民学习使用“孙氏养猪法”,不仅在猪圈中安装了每隔几个小时就会自动冲洗粪便的淋水装置,还使用弯头密封装置来密封臭味,并方便附近菜地施肥。

  乡村振兴 规划先行

  马岗村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5日当天,在去马岗村之前,首先来到的是小庙镇政府,当天上午9点,小庙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石开胜主持召开了一场会议,会议主题就是关于马岗村的整体规划。

  来自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所的所长曹菲,带来了一本厚厚的“蜀山区小庙镇马岗村村庄规划编制项目任务书”,里面的每一个字都在书写着马岗村的未来。

  “推进乡村振兴,落地实施很重要,但顶层规划更加重要。”侯克旺说,马岗村大小岭南等村民组如今的发展,就得益于近年来蜀山区启动建设蜀山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区,以及蜀山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将军岭项目)的规划建设。

  曹菲介绍,马岗村村庄规划将包括农田整治、村庄建设规划和整治规划、产业规划等三个专题研究,“本项目将作为蜀山区村庄规划的试点,是探讨蜀山区乡村城郊融合一体化发展的示范项目。”

  据了解,本次村庄规划将在满足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要求下,积极探索马岗村发展的自身特色,协调乡村地区生态、人居、发展的关系,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编制出多规合一、好用、管用、实用的村庄规划。

  对此,侯克旺也十分期待,“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我们马岗村要沿着正确方向把这盘大棋走好,必须规划先行。”

  规划编制加持,马岗村又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留住城里来的客人 更要留住村里人

  有城里人在村里闲逛晒太阳,也有村里人趁着农闲修路喂猪,如今的马岗村,多的不仅仅是文艺范儿,还有烟火气息。

  在这里,没有出租房屋的村民俞修清,就住在小岭南贰号院隔壁,他家屋前将装上和贰号院风格一致的雨篷,种地、家门口打零工和前来游玩的游客打招呼,其乐融融的田园之景便油然而生;

  在这里,李泽珍和村里的姐妹们,在学习茶道、插花、女红、糕点制作后,就在家门口工作,成了“小院管家”;

  在这里,村民们一起种地,合作社保底价收购稻谷,统一售出后,持股村民年底还有分红;

  在这里,干旱导致水井缺水,村里就请人来挖深水井,尽管钻井的声音震天响,但老奶奶杨言香却乐呵呵地背着手在村里慢悠悠地走;

  在这里,侯克旺和村民们一起,参与到“五清一改”环境整治中来,共同建设美丽幸福新家园,让马岗村的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改善……

  不管是“擦亮”历史遗迹,还是发展岭南民宿、原种种植、生态养猪,马岗村所走的乡村振兴之路,不仅仅是要留住城里来的客人,更要留住村里人。

  如何才能让更多离开村子的人,再回流回来?这也是侯克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肯定是让地方老百姓得实惠,那重点就是让村里人在家门口解决就业。”

  户户有炊烟、人人笑开颜的美丽乡村写照,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在马岗村梦想照进现实!(王姗 朱琛琛)

责任编辑:王冰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