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星国和他的乡村振兴梦
鲁网5月13日讯 近日,记者从东营市人民政府网站了解到崔兴国的乡村振兴梦故事。利津县劳动模范、汀罗镇前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崔星国带领群众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生活环境,使前关村由原来的“穷、脏、乱”变成了“富、美、顺”,发生了令人欣喜的巨大变化。
这几天,前关村圣水循环农业公司温室大棚里的樱桃西红柿、草莓西红柿全面进入盛果期,红彤彤的果实缀满枝头,映红了村民们的笑脸。过去的前关村村集体没有收入来源,农业配套设施差,产业单一,村民们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2007年底,前关村党员大会一致推选崔星国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伊始,崔星国就下定决心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他带领村两委几经考察,决定对全村的土地进行开发整理。可因为村集体没有积累,项目缺乏启动资金,没有施工队愿意前来施工。眼看谋划多时的项目就要搁浅,崔星国毅然把自己的家当抵押给了施工队。就这样,全村1100亩土地得到了开发整理,并改造撂荒地600多亩,实现了沟路渠全面配套。当年,前关村小麦亩产突破1000斤,玉米亩产突破了1600斤。经过几年发展,崔星国心里又有了新蓝图,那就是把全村土地流转,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崔星国这一大胆的想法一公布,就受到了不少村民的质疑,老党员范廷英第一个投了反对票。面对困难,崔星国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分析利害得失,最终打消了村民的疑虑,全村1300多亩土地顺利流转到了村集体。从此,崔星国没日没夜盯在工地上,带领干部群众打造集香菇基地、蔬菜基地、瓜果采摘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圣水循环农业公司。
2018年,一座占地2100亩,总投资4000多万元,拥有高标准大棚140多个的现代农业园区拔地而起。当年前关村户均增收近3万元,村集体收入达到了55万元,并且解决了全村三分之一以上家庭的就业问题,范廷英也成了公司的第一批员工,家庭收入也从原先的每年两万元猛增到四五万元。
今年,圣水循环农业公司将继续扩展种植面积400亩,总投资突破5000万,园区整体营业额突破1000万元,纯利润300多万元,并解决本村及周边村庄二百多个家庭的就业问题。
前关村不仅要变富,更要变美。过去的前关村是有名的穷村、乱村,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在崔星国的带领下,前关村筹资160余万元对村里三横三纵2500多米的道路全部进行了硬化,筹资20余万元实施了清脏治乱行动,栽种树木2万余株,在全镇率先实现了日常保洁;筹资70余万元新建了文化大院,成立了农民秧歌队、腰鼓队、庄户剧团。为深入挖掘“铁门关”历史文化,打响铁门关品牌,前关村先后筹资260余万元,对村庄进行了仿古式建设。2017年又投资近500余万元,实施了村庄整体提升改造工程,新建了铁门关历史文化展馆。如今的前关村全面实现了绿化、美化、硬化、亮化,人居显著改善,村民们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本网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