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乡村振兴插上网络的翅膀
为助力脱贫攻坚,自2015年以来,中央财政和基础电信企业累计投入600多亿元,支持4.3万个脱贫村光纤网络建设和9200余个脱贫村4G基站建设,脱贫村通宽带比例超过98%。如今,随着通信网络覆盖广度的不断延伸,广大农村也迎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例如,家人之间要视频通话,可以;网络直播线上销售,方便;远程问诊巡诊,可行;线上教学网上同步授课,直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进入互联网时代,就是农业腾飞的时代;运用互联网助力生产方式变革,促进农业发展的农民才是新型职业农民。
现代社会是信息多元的社会,现代农业是科技助推的农业,只有让生产、加工、流通、品牌打造各个环节都顺应时代发展,才能实现量的增长、质的突破、品的提升。在信息封闭的时代,有好的农产品,深藏“闺中”无人识,酒香也怕巷子深,地方特产跨不了地域,土味山货进不了超市商场;在信息共享的社会,商品大流通,特色不独享,只要品质好,不愁无买家。现在,大同黄花、柞水木耳、梁平蜜柚、茂县羌绣等特色产品,不仅成为地方支柱产业,而且以其广为人知的知名度形成品牌效应,助力脱贫攻坚,助推农民增收,决胜全面小康,这其中网络的作用不可低估。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是建设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的奋斗目标,我们要针对地区发展差异,在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强调以智强农、信息兴农、网络富农,通过互联网站收集科技兴农知识,打造智慧农业;采用互联网+电商模式,申通销售渠道;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机制,营造特色品牌,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确保村有特色产业、乡有主导产业、县有支柱产业,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提高特色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拓展乡村振兴的宽度,夯实农村现代化的根基。(邓福权 邓延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