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河网评:“定薪”+“定心”,让乡村振兴成为脱贫致富的“稳定器”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是一体的两面。没有脱贫攻坚,就没有乡村振兴,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为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致富创造环境、增强造血功能。

    央广网 | 2020-03-20 09:21
  • 用“两条腿”走好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就事论事、人云亦云,要符合实情、贴合实际。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作出的战略考量,是一大创举,体现了人民政权为人民的执政理念。

    中新网 | 2020-03-18 10:23
  • 乡村振兴不妨多一些“云思维”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一手抓战“疫”,一手抓发展,时间紧、任务重。双线作战要聚焦“存量”与“增量”,“变量”与“常量”,以“两手硬”实现“两手赢”。因此,乡村振兴也应多一些“云思维”,用“云”力量促进乡村振兴。

    中新网 | 2020-03-18 09:30
  • 刘福华:实现乡村振兴必须选对合适的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红网 | 2020-03-16 10:49
  • 以脱贫摘帽为新起点 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3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人民网 | 2020-03-16 10:42
  • 山东烟台:统筹安排资金支持乡村振兴

    山东省烟台市财政局立足财政职能,聚焦“三农”重点任务,今年进一步加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安排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12.4亿元,全力用于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中国财经报 | 2020-03-12 15:21
  • 全面奔小康变化看老乡 乡村振兴释放新动能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怎么干?“三农”领域突出短板怎么补?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如何保障?乡村振兴怎样释放新动能?

    人民日报 | 2020-01-31 10:53
  • 由李子柒爆红看乡村振兴新动能

    近期,知名短视频博主李子柒引发广泛关注。这位年轻女孩以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视频征服了海内外网友,激发了许多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也激发了大家对中国田园生活的向往,她还被四川成都市文旅局选为首位成都非遗推广大使,成为草根励志成长的典范。

    人民政协报 | 2020-01-20 16:22
  •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委员关注乡村振兴

    近期,知名短视频博主李子柒引发广泛关注。这位年轻女孩以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视频征服了海内外网友,激发了许多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也激发了大家对中国田园生活的向往,她还被四川成都市文旅局选为首位成都非遗推广大使,成为草根励志成长的典范。

    中国网 | 2020-01-20 10:10
  • 省政协群众代表史倩:农业高校创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应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和企业挂职、兼职和离岗创新创业,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支撑作用。省政协群众代表、山东农业工程学院讲师史倩告诉记者,这次带来了《农业高校如何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

    中国山东网 | 2020-01-19 10:02
  • 省人大代表潘志高答小时记者问:乡村振兴,这篇“四新”文章要做好

    昨天上午8点,在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举行前,省两会期间首次设立的“代表通道”正式亮相。8位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代表来到通道,接受记者提问。他们敞开心扉,谈民生,述民情,话改革,诉期待。

    钱江晚报 | 2020-01-15 08:59
  • 发挥高等农林院校优势 新知新觉: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

    我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习近平同志在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中,充分肯定新中国成立70年来涉农高校为“三农”事业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并对广大涉农高校办学方向提出新要求。广大高等农林院校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推进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发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人民网 | 2020-01-15 08:49
  • 夯实治理根基 实现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领域和重要内容。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优先方向,树立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理念,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

    中新网 | 2020-01-10 14:11
  • 乡村振兴,关键是人才

    产业兴旺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有先进的技术,技术的实施关键还是在人。乡村的就业形势一直严峻,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中新网 | 2020-01-10 14:10
  • 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是助推乡村振兴的根本路径

    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战略,亟须构筑坚实的物质基础。

    中新网 | 2020-01-10 13:48
  • 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的哲学意蕴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农业绿色发展既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以绿色发展模式引领乡村振兴是新时代我们党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变化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具有深刻的哲学意蕴。

    光明日报 | 2020-01-02 10:52
  •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彰显乡村振兴战略优势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光明网 | 2019-12-31 09:28
  • 抓好党建工作 增添乡村振兴活力

    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坚持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进一步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乡村成为广大群众安居乐业的家园。

    人民网 | 2019-12-27 10:05
  • 做强农业 夯实乡村振兴根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部署,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要坚持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绿色导向,做大做强做优农业产业,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旺盛活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不竭动力。

    中新网 | 2019-12-27 09:37
  • 打造好乡村振兴的“高地”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打造发展高地,应突出“农”“科”“高”等关键,坚持创新驱动、深化体制改革、突出问题导向、推动融合发展,着力将其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农业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和产业高地,更好发挥其带动我国农业创新力和竞争力整体提升的示范引领功能。

    中新网 | 2019-12-27 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