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常德官垸镇乡村振兴之路:“破垸子”变“聚宝盆”
鲁网7月24日讯 “破垸子”变成“聚宝盆”
——湖南常德官垸镇乡村振兴之路
“我们正舞起产业发展龙头,助力乡村振兴。”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官垸镇位于洞庭湖滨,四面环水。近年来,官垸镇调整发展思路,通过抓好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将曾遭受洪灾的“破垸子”变成了农民增收的“聚宝盆”。去年全镇特色农业产业总面积2.68万亩,总产值达6.3亿元,人均纯收入达3300元。
想要谋求产业发展,首先需解决农业生产水资源问题。当地完成了罗家湖机埠维修改造工程,先后修建了33条灌溉沟渠,全面启动滟洲水东调工程。同时,当地还抢抓湖南省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机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土地平整4.2万亩,新增耕地4500余亩,耕地质量等级平均提高20%。今年,该镇又争取到1.5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预计投资2300万元着力实现农业产业经营规模化、全程机械化。
谋划好了产业,就要解决“谁来种”和“怎么种”的问题。官垸镇通过成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托管中心,帮助经营主体破解土地流转、资金难题。当地农户积极以土地、资金、资产、技术等入股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形成“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福民水产专业合作社通过对社内大学生实施入股分红,调动知识青年的积极性。
官垸镇投入1000万元积极打造葡萄产业示范园、健康养殖示范园,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示范场的创建,走产业化经营、科技化支撑、标准化生产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打造“精挑细选、精耕细作、打造精品”的“三精”农业。
近几年,“阳光玫瑰”葡萄、南美白对虾、黄桃产销两旺,官垸镇政府为了保障产品品质,开展田间技术培训52次,培训种植户22000多人次,特别是今年在葡萄种植最关键的6月份,邀请12名葡萄专家驻镇1个月,全面深入到农民葡萄园中提供最先进的技术指导。
官垸镇主动对接天猫、苏宁、淘宝、中国扶贫基金会等电商平台,大力开展特色农产品营销活动,仅“阳光玫瑰”日线上销售量就达5万斤以上,用科技为农民插上致富的“翅膀”,为农业产业腾飞助力。
- 以特色小镇为载体 为乡村振兴抹上“新都底色”2018-12-13
- 乡村振兴战略开局有力 农业农村发展亮点频现2018-07-24
- 黑龙江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动乡村振兴2018-12-27
- 26项河南乡村振兴路线图出台2019-01-03
- 传统工艺绘出乡村振兴好“钱”景2019-01-22
- 宿迁: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引领春天的奔跑2019-02-11
- 宿迁: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引领春天的奔跑2019-02-12
- 成都乡村振兴经验入选中国三农创新十大榜样2019-02-26
- 乡村振兴,城市人如何发现、参与这一机会?2019-02-26
- 厦门8个乡村振兴重点示范村稳步发展2019-02-26